CBF-520 注射劑

重返自信與健康體態

CBF-520 注射劑

全球中心肥胖
人口比例

41.5%

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

25%

2030年全球肥胖治療市場

540億美元

2030年全球脂肪肝市場

279億美金
  • 透過脂肪細胞凋亡減少脂肪及脂肪合成,進而減少內臟脂肪與肝臟脂肪
  • 不影響中樞神經或食慾,可避免心血管風險、憂鬱或心悸的副作用
  • 運用CBL-514減脂機制,產品安全性高且療效佳
  • 可同時治療中心肥胖及脂肪肝,並降低心血管風險

適應症

  • 中心型肥胖 Central Obesity
  • 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階段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藥物名稱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CBF-520

注射劑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中心型肥胖

Central Obesity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Drugs mentioned on this website are under clinical study and for information only, not intended for the diagnosis, cure, mitigation, treatment, or disease prevention.

中心型肥胖

適應症名稱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中心型肥胖

Central Obesity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市場概況

chart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2016年指出全球成年人超過19億人超重,其中超過6.5億人肥胖;特別是中心型肥胖容易造成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等風險。由於精緻飲食與缺乏運動,全球中心型肥胖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跟據Wong 等2020研究指出,全球患有中心型肥胖症的人口比例為41.5%,其中40歲以上的中年人佔比最大(43.6-57.9%);另外,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資料顯示,在美國的中心型肥胖患病率極高,並隨時間而增加,自1999年至2016年以來,患病率從45.9%增加至58.9%;根據Morgan Stanley Research數據,肥胖治療市場將迅速增長,2030年上看540億美元。




資料來源:Morgan Stanley Research Estimates, 2022


中心型肥胖簡介

身體脂肪主要可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皮下脂肪為皮膚下附著的脂肪,作用是維持人體體溫,蓄積能量或避免身體受到外力衝擊,與內臟脂肪相比,皮下脂肪對於人體的健康危害較小,也能夠靠手術或非手術減脂方式移除;內臟脂肪是指囤積在心臟、腸繫膜(Mesentery)與腹部器官周圍的脂肪,適當的內臟脂肪有其重要生理功能,包括緩衝撞擊、保護器官穩定等作用;所謂的「中心型肥胖」(Central obesity),也稱為「中央型肥胖」(central adiposity)或腹部肥胖(Abdominal obesity),是由於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腹部區域,特別是過多的內臟脂肪;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中心型肥胖的定義是,男性和女性的腰圍(WC)分別大於 94 cm 和 80 cm;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則針對不同種族提出了不同的分界點,如歐洲人男性94cm,女性80cm;亞洲人男性90cm,女性80cm。由於缺乏身體活動和攝入不健康的飲食,全球中心型肥胖的患病率正在不斷上升,這顯著增加了財務負擔和醫療保健系統的負擔。

中心型肥胖可能導致許多疾病的風險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CVD)、中風、2 型糖尿病、高血壓、各種類型的癌症(例如結直腸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等)。中心型肥胖還與其他併發症有關,例如血脂異常、髖部骨折和抑鬱症。一些研究支持 WC 比體重指數(BMI)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風險。儘管總膽固醇、HDL-C、高血壓和糖尿病似乎影響了中心型肥胖引起的風險,但在控制了這些因素後,中心型肥胖的指標腰圍(WC)和心血管疾病(CVD)風險之間的關聯仍然顯著,這表示中心型肥胖可能在 CVD 的第一線預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心型肥胖會造成脂肪肝、動脈硬化、血栓、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更會引發多種癌症。美國的梅奧診所(Mayo Clinic)曾針對超過12,785名的18歲成人進行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即使BMI值正常,但內臟脂肪肥厚者的死亡率超過正常人的2倍以上。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達2.75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一個跨政府機構)曾針對4萬多人進行一項調查,結果證明內臟脂肪確實與罹患癌症有關。內臟脂肪過多可能引發的癌症多達10種,包含大腸癌、食道癌、胃癌、肝臟癌、膽囊癌、胰臟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內臟脂肪過多之所以會引起癌症,是因為內臟脂肪會釋放各種發炎物質,讓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慢性發炎,於是罹癌人數增加。

目前全球尚未有治療中心型肥胖或減少過多內臟脂肪的藥物核准上市,僅能以控制飲食、運動及減輕體重來減少內臟脂肪,但療效有限,通常醫生會搭配目前已核准上市的減重藥物或者糖尿病藥物輔助治療,然而目前已上市的減重藥物或者糖尿病藥物,雖能幫助患者降低體重或者降低血糖,但對於過多的內臟脂肪或中心型肥胖改善效果有限。
   

產品研發進展


CBF-520透過促進脂肪細胞凋亡減少脂肪,同時減少脂肪合成,進而減少內臟脂肪與肝臟脂肪,同時可降低胰島素抗性。以創新藥理機制治療中心型肥胖,不影響中樞神經與抑制食慾,有效避免現有減肥藥物造成的心血管風險、心悸、焦慮…等副作用。目前產品處於非臨床研究階段。

非酒精性脂肪肝

適應症名稱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藥物探索階段
非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I期
臨床II期
臨床III期
NDA/核准上市

市場概況

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Drug-Market-Size-And-Forecast

 


資料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最常見的肝臟疾病,全球患病率為25%。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指出,美國患有NAFLD人口為30%,約有1.5% 至 6.5% 的美國成年人患有 NASH。肥胖人口比例的持續上升、糖尿病患的增加和內臟脂肪過多等其他因素,預計NAFLD的患病率以及晚期肝病患者的比例將繼續增加。根據Verified市場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的非酒精性/酒精性脂肪肝市場值約為174.3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 27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4.8%。











資料來源:
Verified Market Research, 2022


非酒精性脂肪肝簡介

中心型肥胖非常容易引發脂肪肝問題。肝臟囤積了過多的脂肪,就容易形成脂肪肝(Fatty liver),當肝臟中脂肪的重量占肝臟的 5%~10%即可稱為脂肪肝,根據肝臟中脂肪的含量,脂肪變性與發炎程度又可分為4級。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ALD)與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酒精性脂肪主要為過量飲酒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可能是因為肥胖、營養不良、藥物、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所引起,一旦肝臟堆積了過多脂肪,就會阻礙肝臟的解毒與其他的生理功能,並導致肝臟組織發炎和受損,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有10-30%會發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並導致肝臟纖維化,而且有80%的NASH患者伴隨1種以上的併發症,包含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等。然而NASH 是一種無症狀疾病,患有NASH的人,通常只會在疾病發展至晚期才意識到病徵,此時試圖逆轉病情,通常為時已晚。

目前市場上亦無核准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藥品,大多數醫生會開立高劑量維生素E、或者使用特定的糖尿病藥物(thiazolidinedione類降血糖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但治療成效不佳,且長期服用高劑量維生素E會增加攝護腺癌的風險;而長期服用thiazolidinedione類降血糖藥物,也會有膀胱癌、惡化心臟衰竭的風險,讓多數患者中斷使用。現有的治療方式僅能請病患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或減輕體重來控制,然而,減輕體重、控制飲食或運動對於中重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開發能有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且副作用低的新藥將成為未來市場迫切的需求。
   

產品研發進展


CBF-520透過促進脂肪細胞凋亡減少脂肪,同時減少脂肪合成,進而減少內臟脂肪與肝臟脂肪,同時可降低胰島素抗性。以創新藥理機制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影響中樞神經與抑制食慾,有效避免現有減肥藥物造成的心血管風險、心悸、焦慮…等副作用。目前產品處於非臨床研究階段。

WeChat

關鍵字搜尋